图为游客在恼包村游玩
苍翠的大青山下,游客们正在青砖碧瓦交相辉映下的“新式”农家院间穿梭,村口的停车场车来车往络绎不绝。随着气温回升,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游人如织,不少人专程来这个“网红村”打卡游玩。
恼包村是新城区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的一个缩影。新城区依托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、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,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今年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部署安排,进一步细化制定了操作性强的2022年典型示范样板打造方案,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样板,经调研摸排,决定将保合少镇打造为样板示范镇,将生盖营村和恼包村打造为样板示范村。
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,新城区着力在产业特色上下功夫,繁荣乡村振兴之“根”。在产业发展上,进一步整合大青山前坡生态、自然、人文资源,积极打造红山口村、岱州营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,生盖营村精品民俗旅游产业项目,讨思浩村百鲜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项目,恼包村新农村建设等乡村振兴精品路线。
美丽乡村,干净漂亮是“面子”,乡风文明、有效治理是“里子”,为此,新城区着力在人文素养上下功夫,铸牢乡村振兴之“魂”。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公共文化建设,积极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升,引领文明新风尚。围绕倡导乡风文明,完善村规民约,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,不断繁荣乡村文化。
乡村振兴,规划先行。新城区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,补齐短板,塑美乡村振兴之“形”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全面落实“厕所革命”工作任务,形成运转有效、规范完善的长效管护机制。一场除疴去弊的“厕所革命”把旱厕彻底送进了历史,所带来的,不仅是文明习惯的改变,也是健康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。
同时,新城区近年来着力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,夯实乡村振兴之“基”。进一步建强建优干部队伍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,提高基层治理效能,确保人民安居乐业,社会安定有序。(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沙沙)